近30萬藥店可能陸續離場。
01
近半門店虧損?
實體藥店開啟淘汰賽
據中康產業研究院預測,2024年全年藥品全終端增速預計降至4.9%,實體藥店的經營環境日益嚴峻,中康科技董事長吳瀚表示。
賽柏藍在2024年西普會現場了解到,在同質化競爭和強監管壓力下,醫藥產業進入轉軌期,已經走進淘汰賽階段。
疫情期間的難延續到了疫情之后。
根據中康發布的《2024半年度藥店生存報告》,1-5月份,72%的門店生意出現下滑。如果按照頭部連鎖門店35%毛利、5%凈利計算,一家門店營收下滑15%就會觸達盈虧平衡線。
也就是說保守預估,2024年1-5月份有超過45%的門店虧損,5月這個數據提升至54%。
上述報告指出,有資深人士表示,一般一家店連續6-9個月虧損,就會閉店。
按上面的預估虧損門店比例,如果當前69萬家門店減少45%,與眾多專家預估一致,未來藥店數量將逐步回落至40萬家店附近——也就是說未來將減少30萬家左右的門店。
相關分析進一步指出,在特殊時期,特殊的購藥需求還能夠支撐客流分流后的門店運營和發展,但當潮水退去,用藥需求回歸正常,市場將難以支撐如此大量的門店。
根據中康藥店通最新統計,2024年一季度,全國新開門店16035家,關閉門店6778家,新增門店9257家,對比2023年期末門店數增長1.3%。
據國家藥監局公布的數據,2019年全國實體零售藥店門店數為52.4萬家;2020年55.4萬家,2021年58.96萬家,2022年62.33萬家,2023年更是直接超過65.5萬家——也就是說,在過去的5年,每年藥店門店數量的增加都在3萬家以上。
盡管零售藥店的總量持續增長,門店關閉、退出醫保定點的消息背后,開始有人認為醫藥零售行業面臨關店潮。
02
為何出現關店潮?
客流+客單價之困
關店的決策之前是一段時間的持續虧損。假定前期投入和成本相對固定,客流和客單價是零售藥店盈利的關鍵。
數據顯示,這兩個數據都出現了下降。
藥店數量連續增長,店均服務人數連續下降——按照第七次普查的常住人口數據,門店的店均服務人數在2000人左右,趨于生存臨界點。
醫保個人賬戶改革后的基層醫療機構患者分流和線上醫藥電商的客流爭奪都加劇了線下實體藥店的客流壓力。
當前,客流下降幾乎成為了實體藥店經營者的普遍感受。
藥店挨著藥店開,必然導致內卷之下的價格戰——相關人士指出,為了贏得客流,藥店不得不不斷促銷,打起價格戰。
此前,重慶鑫斛藥房嘗試所有產品按出廠價順加1%-4%(綜合毛利8%-10%)銷售,就是一個典型案例——內卷之下,藥店開始試水與藥企爭奪定價權。
但是從醫藥工業企業的“反擊”可以看出,藥店處于消費者和工業企業之間的兩難地帶——雖然下游的消費者越來越敏感于價格,青睞同質量低價格的產品,但是上游的工業企業有自己的定價策略和盈利需求。
藥店似乎不得罪這頭就可能失去那頭。
帶量采購低價效應不斷輻射零售藥店;醫保個人賬戶基金減少,消費者受大環境影響消費行為更謹慎;門診統籌政策要求定點藥店配備相當比例的醫保藥品等因素都使得零售藥店的客單價有所下降。
根據中康瓴速系統數據,2024年上半年,店均銷售額同比下滑10.6%,其中客單價同比下滑8.9%。
價格治理從院內蔓延到院外、從線上延展到線下,面臨和醫藥電商巨頭的比價,線下藥店深受“價格貴”的輿論困擾。
對于藥店來說,“高毛時代”似乎已經逐漸遠去。
近日,上市連鎖一心堂發布2024年上半年業績預告,一心堂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2.6億—3.4億元,同比下降32.6%—48.0%;健之佳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減少58.25%到62.05%。
對此,一心堂解釋稱,上半年大量新開門店導致運營成本費用增加,以及競爭環境的加劇,老店同比銷售下滑,導致凈利潤下降;健之佳則表示,個人賬戶改革影響顧客消費行為,其一季度醫保結算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已由上年同期的48%下降至42%,二季度無明顯提升。
據賽柏藍查詢,來自中康的數據顯示,2023年藥店人均醫保個賬花費下降9%。
健之佳進一步指出,醫保合規監管持續加強,行業價格專項治理、比價系統上線、線上醫保結算等政策,對行業發展的影響進一步深入、疊加。
擁有強大品牌效應、規模效應、議價能力、成本控制能力的大型連鎖尚且如此,中小連鎖和單體藥店的壓力可見一斑。
03
結語
綜合來看,實體門店局部出現關店可能并非空穴來風。
一方面,老百姓、大參林、益豐、一心堂等大型連鎖藥店跑馬圈地集體進入“萬店時代”,進一步吸納客流,醫藥零售行業市場份額向頭部連鎖藥店集中;另一方面,醫保合規監管、價格治理進入史上最嚴時期,藥店面臨的監管壓力直線上升,中小藥店的監管壓力加大。
根據國家醫保局發布的數據,2023年底,全國基本醫保基金累計結存總額47755.56億元——其中,職工醫保個人賬戶2023年收入6245億元,較2022年減少1388億元,下降18%。
對于個人賬戶基金減少、藥店納入門診統籌的支付端結構調整,中康終端研究中心指出,未來藥店升級分化,將分為滿足大健康多元需求的大健康便民藥店路線和滿足嚴肅醫療專業需求的專業藥房路線。
對于中小藥店來說,轉型大健康便民藥店可能相對可行,但也不是輕而易舉。壓力當前,如何摸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路,可能是一眾中小藥店的生存挑戰。
文章來源:凱西 賽柏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