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0月以來,據各地醫保局公開消息,一些區縣有藥店主動申請取消了醫保服務協議。其中包括:山東德州頤壽醫藥連鎖有限公司頤壽藥店連鎖九十七店、江蘇沛縣同泰藥店有限公司,陜西周至縣康泰藥材采購供應站、城關藥材商店東關門市部等等。
此前幾個月,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江蘇徐州、北京房山、湖南邵陽、江蘇昆山等地。相關公告都提到,藥店“因自身原因”“主動提出申請”,或“因未辦理相關手續,超過六個月不發生、不核準結算費用。
去年,零售藥店“去醫?;?rdquo;一度成為熱門話題。如今,醫保定點對藥店來說,意味著什么?藥店經營又面臨什么新的挑戰?
01
藥店“零差價”銷售集采藥品
多地區全面實行
2023年10月16日,江蘇省醫保局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醫保便民藥店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這類藥店的工作責任:要定期報送需求量,按照報量需求進行采購;以不高于集采中選價格銷售;確保及時回款,原則上回款時間不超過交貨驗收后30日。
此外,《通知》要求醫保部門對醫保便民藥店實施動態管理,并根據有關要求制定補充協議。對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醫保便民藥店,在次年予以摘牌且在2年內不再受理其申報:
1. 單店全年帶量采購中選產品銷售金額不足5000元的;
2. 全年帶量采購中選產品下單金額占報送需求量的比例低于80%的;
3. 累計2個季度不報送帶量采購中選產品需求量的;
4. 以高于我省集采中選價格銷售的;
5. 其他應予中止或解除醫保定點零售藥店服務協議的行為。
此前,醫保藥店“零差價”銷售集采藥的措施,已在江蘇開始試行。2022年,江蘇省首次在鄉鎮(街道)遴選硬件條件較好、管理安全規范、服務優質的基層定點零售藥店作為醫保便民藥店,通過允許醫保便民藥店參與國家和省藥品集采、簽訂專項醫保協議等方式,推動這些藥店向基層群眾提供國家和省集采藥品、國家談判藥品,實施“零差價”銷售。近日的這一《通知》,對相關細節做了進一步要求。
2021年下半年開始,集采藥品進藥店落地加速。最初,多地醫保局要求零售藥店銷售集采品種加價不超過15%。2022年下半年以來,“院內院外同價”在多個地區的院外渠道逐步推開。近日,內蒙古、河南、山東、山西等多個省市自治區都已試點“藥店進集采”政策。在此推動下,大批醫保藥店按要求設立集采藥品銷售專柜,對集采藥品名稱、銷售價格等信息全面公示,確保集采藥品進藥店“零差價”銷售。
對醫保藥店來說,這構成了巨大的挑戰。
一方面,集采藥品“零差價”銷售,能夠增加客流,患者取藥過程可能購買其他藥品。而另一方面,藥店需要為集采藥品承擔人工、房租、運營成本,但無法獲得利潤。
連鎖藥店品類多、門店多,可以通過內部資源協調來平衡。而對小連鎖和單體藥店來說,銷售成本增加,還需要完成帶量任務,這部分銷售卻不能帶來更多的利潤,是需要面對的一大問題。
去年,也曾有多個地區醫保局的公告顯示,多家藥店申請終止醫保定點服務。其中絕大多數正是小連鎖和單體藥店。
02
多重機會
更嚴格的監管
門診統籌是今年利好藥店的一大政策。從今年2月《關于進一步做好定點零售藥店納入門診統籌管理的通知》發布以來,截至8月,全國已經有22.6%的零售藥店接入醫保門診統籌系統。這一比例還將繼續提升。在9月22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家醫保局著力破解制約醫保高質量發展的深層次問題,推動報銷定點零售藥店門診購藥費用正是其中一項。
不過,門診統籌在多個地區落地過程仍有一些問題。許多藥店能承接到的外流處方十分有限。因此,即使被納入統籌報銷體系,一些藥店仍面臨客流下滑和利潤承壓的挑戰。
此外,在醫保控費、醫保監管趨嚴的背景下,醫保定點藥店正面臨更嚴格的監管。
2023年9月22日,在國家醫保局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醫保局基金監管司副司長顧榮表示,首次將定點零售藥店納入飛檢。
2022年,曾有多起定點零售藥店因涉嫌欺詐騙取醫保基金遭到國家醫保局“點名”,不過藥店當時并非飛檢的正式對象。而正在進行中的2023年全國醫保飛檢,已將院外市場的違法違規行為列為重點檢查目標,藥店正是其中重要一環。
根據國家醫保局、財政部、衛健委、中醫藥局四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開展2023年醫療保障基金飛行檢查的通知》,藥店的以下行為是飛檢重點:將醫?;鸩挥柚Ц兜乃幤坊蚱渌唐反畵Q成醫保藥品,空刷、盜刷醫保憑證,偽造、變造醫保藥品“進、銷、存”票據和賬目,偽造處方或參保人費用清單,為非定點零售藥店、中止醫保協議期間的定點零售藥店或其他機構進行醫保費用結算等行為。
結合國家醫保局今年發布的通報,已有十余家藥店因上述違法違規行為被列入典型案例曝光,從處罰結果來看,除了退回資金、處以數倍罰款外,多家藥店被解除醫保服務關系,還有涉事藥店工作人員被移送公安機關立案。
需要強調的是,從數量上看,藥店主動退出醫保的還是少數。醫保定點藥店的管理是有進有出,一直保持著動態調整。各地持續發布的新增醫保藥店數量要遠遠大于退出的。例如,9月22日,北京市宣布1家藥店中止醫保服務協議,同時還宣布有3家藥店恢復協議。
根據國新辦近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截至2023年8月底,全國定點醫藥機構達到107.8萬家,比去年增加了10萬余家,增長了13.4%。其中,定點醫療機構達59.4萬家,定點零售藥店達48.4萬家。
不過,在外部條件下,藥店如何從政策中真正獲得利好,更需注意經營策略。未來,藥店發展方向將更加分化,是通過保證非藥品類占比提升客單價和毛利,還是在醫保體系內通過門診統籌等資質增加客流,需要更多的思考。
文章來源:長風 賽柏藍